二零二五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于七月二十八日在上海落下帷幕,为期三天的盛会吸引了来自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千五百余位顶尖专家,包括十二位图灵奖、诺贝尔奖得主及八十余位中外院士。大会展览面积首次突破七万平方米,八百余家企业参展,展示三千余项前沿科技成果,其中一百余款为全球或中国首发产品,规模创历届之最。
在闭幕式上,三十一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涵盖智能驾驶、具身智能和机器人等领域,总投资额超过一百五十亿元。截至七月二十八日,大会共接待一百五十六个采购团组,发布三百余项采购需求,预计意向采购金额达一百六十亿元。此外,六十场项目路演促成初创企业与投资人对接超两千人次,现场触达意向客户一千二百余人次。
展开剩余55%今年大会的智能机器人展区成为最大亮点之一,六十余款机器人亮相,其中包括一百五十余台人形机器人,数量远超往届。智元机器人、傅利叶智能等企业展示了具备高精度运动控制与多任务协同能力的机器人产品,部分已进入物流、医疗、家庭服务等实际应用场景。智元机器人凭借“启元通用具身大模型”获大会SAIL之星奖,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机器人企业。
深度学习先驱Geoffrey Hinton在主论坛上指出,AI产业正从“参数竞赛”转向“价值创造”,这一趋势在多家企业的实践中得到印证。MiniMax创始人闫俊杰强调,AI的核心在于生产力提升,而非单纯的技术模仿。值得注意的是,曾被视作大模型标杆的“AI六小龙”中,仅阶跃星辰、MiniMax等四家参展,其余企业转向医疗、企业服务等垂直领域,展现行业多元化发展趋势。
大会闭幕式上,《上海市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应用的若干措施》正式发布,提出建设低成本、高密度的AI产业集聚区,并发放六亿元算力券支持企业研发。同时,上海市人工智能CVC基金成立,首期规模三十亿元,覆盖模型、语料和算力三大要素,旨在构建全周期金融赋能体系。
尽管展会期间天气多变,观众热情不减,有参展者单日步行超三万步,只为近距离体验最新AI成果。正如一位参展商所言,这场盛会或许将成为许多AI从业者“命运齿轮加速转动的开始”。
发布于:北京市场外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