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努力是毋容置疑的,如果要按努力程度来算,我们铁定是全世界收获最多的国家,但事实并非如此。
这个时候什么人口,什么面积,什么人均等等,都会拿出来再被说说。实际上很多大城市和我们的人口是一样的,举个简单例子,东京,虽然不是一个城市,但这个东京圈是我们很多城市一致的,那么结果是什么?
我们住楼房,东京很多是住别墅的,只有那些刚毕业的才会住到写字楼。
当层高变高,学区房不再是学区房的时候,人口老龄化,大家不再考虑孩子上学问题了,会主动远离城市的喧嚣,想生活的远一点,松弛一点,从楼上朝楼下搬迁是必然趋势。
我们奋斗一辈子,就为了住在楼上?我们努力托举儿女,就为了让他们挤在鸽子笼子里?那不是生活。生活,最差也是一户建。
大家为什么纷纷跑到日本?因为,大家突然发现,我们在国内很难实现的梦想,在日本很容易就实现了,东京周围便宜一些的一户建,也就是一两百万人民币……
国内,若是不做类似的开发,结果就是大城市的人,纷纷把手里的房子卖掉,移居日本了,等于高位套现了。还有一点,电车。
我看过一个数据,麻省理工学院预测,因为自动驾驶的出现,郊区房价可能上涨5%,而市中心下降10%。房产,抱团能否抵抗住下跌?抵抗不住。毕竟这个是趋势,并非是市场,之前的市场是又很大其他原因在里面的。
简单说明一下,以前搞地的时候,都担心外地企业乱搞,本地企业就说我们要透明化,当然这个透明化是指针对本地决定权的那一类人,但结果呢,都失败了?为什么,因为你报价3000,人家5000,你以为别人傻,但实际上,人家赚的更多,模式不一样。
3000多的时候,大家都在捡捡,5000多的时候,都开始供不应求,追涨杀跌。就这样,房地产起来了,看上去是市场,实际上是被做的市场。
为什么中国人那么累,那么卷?
因为这个社会的经济学架构是西方的,是物理化的,是设想的真空和匀速,导致到最后,我们真的以为所有的都可以真空和匀速,不要说是人了,哪怕是机器人,都做不到匀速。
我们是既要还要,这就导致了西方和东方的相互拧巴,还要都要,你不累谁累啊!
就像是余秋雨说的东方美学一样,一对比感觉我们很牛,但一牛起来,就开始有人乱七八糟的开始说别人不懂,自己半吊子,开始带徒弟了。
当年很多事情发生了,这就导致了,长寿的人活下来了,现在的他们拥有绝对的话语权,等他们走了之后,或许一切就变得简单了!
今天是写日记的第4147天
场外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